每年成人高考成绩公布后,总有考生疑惑,我过线了为什么没被录取?也有偏科的同学焦虑,一门课考得差,是不是就彻底没希望了?
其实,成人高考的录取有其特定的规则,提前搞懂这些机制,不仅能让备考更有方向,还能避免关键时刻 “踩坑”。
今天新目标教育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成人高考的录取机制,一起来看看吧~
01
成考录取只看总分
成考录取看的是总分,不看单科。只要你的总分达到了所在省份、对应报考层次(高起专、高起本、专升本)的最低控制分数线,就具备了被院校录取的基础条件。
例如高起专总分450分,分数线150分。你语文考了120分,英语考了20分,数学考了11分,总分151分,虽然英语和数学成绩不理想,但因为总分超过了分数线,就有大概率被报考的院校录取。
不过要注意,部分特殊专业(如医学类)可能会对单科成绩有额外要求,报考前需仔细查看院校招生简章。
02
总分过线不一定录取
听到 “只看总分”,很多考生或许会松一口气:“那我只要考到分数线就行?” 但这里有个关键误区:最低控制分数线是 “录取门槛”,不是 “录取保证”。
如果你的目标院校是热门院校、热门专业,报考人数远超院校的招生计划,那么院校会按照考生的总分从高到低 “择优录取”,即使你过了线,也可能因为排名靠后而落选。
所以,备考时不仅要 “过线”,还要尽量提高总分,这样相对稳妥。
03
调剂录取
在填报成考志愿时,系统会有一个重要选项:是否服从专业调剂。很多考生纠结,服从调剂怕被分到不喜欢的专业,不服从又怕录不上,该怎么选?
其实,“服从调剂” 是避免 “过线落榜” 的重要保障,尤其对报考热门院校的考生来说,作用非常大。虽然调剂后的专业可能不是你的 “理想选择”,但至少能确保你 “被院校录取”,避免直接落榜。
反之,如果你选择 “不服从调剂”,一旦第一志愿专业录满,院校就无法将你调剂到其他专业,哪怕你总分过线,也会被 “退档”,直接进入后续的 “补录” 环节。
04
补录
补录就是征集志愿。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,在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,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。
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“征集志愿”,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。
所以说补录就是救命稻草,它让那些落榜考生有机会再被录取。补录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。
下一篇:没有了!
咨询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