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目标教育积极响应“双千”计划,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!

日前,教育部印发通知,部署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,推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0个“微专业(或专业课程群)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。

微信图片_2025-11-10_155331_388.png

图源@人民网

一、双千计划解读

“双千”计划的核心目标,在于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 —— 通过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,将产业前沿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,帮助学生提前提升岗位认知、强化实习实践能力、完善综合素养,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,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
简单来说,“双千”计划就是针对那些现在和未来特别需要人才的地方,给学生们提供更精准的学习机会。

据新目标教育了解,“双千”计划主要面向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、传统产业转型、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、低空经济以及民生服务保障等人才急需,建设“微专业”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,主要面向本科、高职(专科)中高年级学生开设。

同时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,“双千”计划以促就业为目标,立足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需适配,帮助学生补齐知识和技能结构短板,助力毕业生在离校前迅速提升就业能力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。

图虫创意-938417995914280965(1).png

二、“微专业”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

1.“微专业”:小而精的“知识套餐”

“微专业”分为急需紧缺型、应用技能型、交叉复合型三类。

想象一下,你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,但未来市场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需求特别大,急需紧缺型“微专业”就能帮你快速掌握这些热门技能。

  • 应用技能型“微专业”则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,比如学习新媒体运营,毕业后就能直接上手工作。

  • 交叉复合型“微专业”更是打破学科界限,比如将金融和计算机结合,培养出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。

高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多种类型的“微专业”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3—10门课程学习,而且学习方式很灵活,线上线下都能搞定。

2.职业能力培训课程:全方位提升你的就业竞争力

职业能力培训课程也很丰富,分为基本素质提升类、专业技能训练类、人工智能应用类、实习实践类。

  • 基本素质提升类课程就像给你的职业素养打基础,比如沟通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等。

  • 专业技能训练类课程则是针对你的专业,让你的技能更上一层楼。

  • 人工智能应用类课程紧跟时代潮流,让你掌握前沿技术。

  • 实习实践类课程更是让你提前感受职场,积累工作经验。

三、各方携手,共同助力

作为深度参与“就业育人”行动的教育服务机构,新目标教育始终紧跟国家政策导向,展现出高度的行动力与责任感,积极投身双千政策落地实践。

我们以“衔接产业需求、培育实用人才”为核心,与全国各大院校紧密联动开展校企合作,从就业指导、资源对接、实践赋能等多方面全面发力,真正实现“学以致用”,积极推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、产业学院,为学生提供大量走进企业、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。

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,又能接触到前沿的行业动态和实际操作经验,助力高校学生成长为复合型应用人才。

未来,新目标教育将持续拓展与高校的合作广度与深度,积极探索更多创新就业路径,努力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“双千”计划项目,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实向深发展。

新目标教育将始终与广大毕业生同行,携手共创更加光明的职业未来!

上一篇:专升本格局生变?超40所高职拟升本!

下一篇:没有了!

咨询客服